• 武術形神兼備的民族風格

    2019-05-21
    瀏覽次數:1352 次
    返回列表
      既究形體規范,又求精神傳意。內外合一的整體觀,是武術的一大特 色。所謂內,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動和氣總的運行:所謂外,即手眼身步等形體活動。內與外、形與神是相互聯系統一的整體。比如五禽操就是一種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的奇妙功夫,其精髓就是:“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并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
      武術“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特點主要通過武術功法和投法來體現。“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練功的準則,如極拳主張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形意拳講究“內三合,外三合”,大洪拳、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氣、骨、神內外兼修。此外武術套路在技術上往往要求把內在精氣神與外部形體動作緊 密相合,完整一氣,做到”心動形隨”,“形斷意連”,勢斷氣連”。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八法的變化來鍛煉心身。這一特點反映了武術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倍受古代哲學、醫學、美學等方面的滲透和影響,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的練功方法和運動形式 。
    廣泛的適應性 折疊
      武術的練習形式、內容豐富多 樣,有競技對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適合演練的各種拳術、器械的對練,還有與其和適應的各種練功方法。不同的拳種和器械有不同的動作結構、技術要求、運動風格和運動量,分別適應人們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需求,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練習,同時它對場池、器材的要求較低,俗稱“拳打臥牛之地”,練習者可以根據場地的大小
      變化練習內容和方式,即使一時沒有器械也可以徒手 練參、練功。一般來說,受時間、季節限制也很小。 較之不少體育運動項目,俱有更為廣泛的適應性,武術能在廣大民間歷久下衰,與這一特點不無關系利用 這一特點可為現代群眾性體育活動提供方便,使武術 進一步社會化。

    搜索

    碰碰爱